要如何管理兔子的行為問題呢?

兔子所表現的行為大部份是先天的本能,但也有一些行為可能經過後天學習學會的。

行為問題通常發生於性成熟後,為發情時所導致,通常會隨著時間消逝,但是錯誤的處理方式或沒有處理會鼓勵錯誤的行為繼續存在。

強烈建議公兔母兔均應該儘早施行絕育手術,可減少之前所討論荷爾蒙影響的行為問題。

受荷爾蒙影響的行為問題,在施行絕育手術後的三十天或更久的時間,問題的改善程度通常不會令人滿意,在大型品系的兔種可能需要到六個月的時間才會看到行為問題改善。

減少活動空間的限制及增加兔子的運動量也很重要,可減少兔小孩緊迫及焦慮,焦慮的兔小孩常表現出大量喝水、互相理毛或自己理毛以及挖地板等行為。

畜主應提供兔小孩互動的環境及物品可刺激牠們的本能行為,減少無聊的狀況。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供應大量的乾草,以及把食物或零食藏起來讓兔小孩去找,讓牠有表現覓食行為的機會;豐富的行為可刺激兔小孩的心智發展。

提供兔小孩固定一致的日常生活作息計畫,包括餵食、運動、日夜週期,可減少壓力相關的行為問題。

每年帶兔小孩到獸醫院作兩次檢查,以及當發生不明顯的或是明顯的行為改變時也需到醫院進行檢查,可釐清是否因生病而造成行為問題。

兔子是聰明且情緒非常敏感的動物,應該好好對待及尊重他們。

參考自

Ferrets, rabbits, and rodents clinical medicine and surgery, third edition, Katherine E. Quesenberry, James W. Carpenter.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