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行為問題

【兔子行為問題】

兔子令人覺得困擾的行為包括排糞及排尿的標記行為、亂咬東西、挖地板及攻擊行為(包含兔子相互攻擊或是兔子攻擊人類)。

這些負面行為通常會在三個半月到六個月齡,兔子性成熟時開始發生。

當兔子表現更多的本能行為,變得比較有主見跟愛搗蛋,這時他們會開始測試他們生活範圍的邊界。

發展出較強的領域行為,也會表現出其他令人困擾的行為。

在這時候他們也會開始建立與人類及其他兔子之間,甚至與其他寵物間的社會地位。

當兔子變得沒那麼可愛,這些強烈的獨立自主的意願會被某些沒心理準備的主人覺得是令人討厭的事。

兔子主人應該要了解這些是正常的本能行為,而不是”惡意的”。

這些負面行為是青春期暫時性的狀況,小心的處理及施行絕育手術通常可以減少這些行為。

養兔子的新手主人通常對他們的寵物兔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他們必須了解,就算是人類在相似的情況下也不一定會有相同的反應。

要能了解每隻兔子都有獨特的個性。

主人的反應將會決定主人與寵物兔未來的互動關係。

兔子的主人必須獎勵兔子對的行為而不是處罰錯誤的行為。

另一方面,畜主也可控制環境因素來減少或避免令人困擾的行為發生。

參考自

Ferrets, rabbits, and rodents clinical medicine and surgery, third edition, Katherine E. Quesenberry, James W. Carpenter.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