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診療服務
認識杜瑪
寵物健康
與杜瑪聯絡
杜瑪佈告欄
麻醉大小事
圖片引自http://www.mostphotos.com/839335/dog-under-anesthesia)
什麼是麻醉?為什麼要麻醉?麻醉是不是很容易死掉?
這幾個問題,是不管何時,都是獸醫師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讓我們從麻醉的歷史慢慢道來!
從麻醉這兩個字來看,麻,就是沒有感覺;醉,就是失去意識。
因此,麻醉,就是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 讓我們失去感覺或是同時失去意識,好讓醫生可以進行外科手術,例如傷口的治療,或者是腫瘤的切除。
在古代 因為還沒有科學化的藥物出現,古代的醫生為了要進行手術,只好用棒子把病人敲昏、叫病人喝酒喝到醉、放血放到人昏倒、抑或者一群人強押著病人 ,然後硬生生地直接開刀。一直到19世紀的中期,牙醫師Horace Wells利用笑氣來進行麻醉,雖然在公開展演的結果是失敗的,但是卻開啟了現代麻醉學的發展。接著乙醚、氯仿等揮發性的氣體都會利用來進行麻醉。
許多年前,醫生利用口服、注射的方式來給予麻醉藥物,或是用面罩加乙醚、氯仿等氣體來進行麻醉,並且依據醫生的經驗,來了解人或是動物的生理狀態一邊看還有沒有呼吸,一邊看還有沒有心跳,這樣進行麻醉。由於麻醉藥物主要是藉由影響神經系統,來達到讓病人或是動物進入到被麻醉的狀態,在影響神經系統的時候,同時會影響到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因此,往往會出現人或動物在麻醉過程中,呼吸與心跳在無法察覺的狀態下停止,於是,造成了手術完成,但病人或是動物也一覺不醒的窘境。
另外,麻醉藥物,經常是需要透過,肝臟或是腎臟來代謝。如果病人或是動物有肝功能不能、腎功能不全這類的問題,就有可能會出現麻醉後甦醒時間會比較久 或是,醒來後卻發現腎臟壞掉了。從前的醫生在醫療儀器不發達的年代,自然是只能依靠看動物的表徵來看病人或是動物健不健康,這自然是無法發現一些潛在的疾病。
醫學的進步與發展,為了保護生命的安全,醫療儀器研發,讓我們現在得以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得知病人或是動物現階段的身體狀態,得以讓醫生來評估麻醉的藥物種類、劑量、併發症防範。綜合了上面的條件還不夠,還必須要在整個麻醉過程中,必須要針對進入麻醉的動物進行嚴密的監控,並且隨時隨地根據呈現出來的生理狀態來調整麻醉。
這些生理監控儀能夠偵測病人或是動物在麻醉的情形下,各種生命數值的變化,這些數值提供的不僅僅是只有病人或動物即刻的狀況,還可以讓掌控麻醉的醫師隨時隨地可以依據狀態,來調整病人或動物的麻醉狀態。更能夠在出現緊急狀態的時候,提早發現並且提早處置,為生命多加一份保障。
因此,在現代醫學中,對於麻醉的要求是:
1. 需要有學理知識充足並且豐富經驗的專職麻醉醫師。
2. 要求病人或是動物詳盡的身體檢查、血液檢查 甚至是 影像檢查 去了解身體的狀態。
3. 做好評估麻醉風險,並且規專屬的麻醉計畫。
4. 讓病人或是動物在穩定的狀態下,進入麻醉的狀態。
5. 在麻醉的過程中 透過各種不同的藥物和麻醉設備、生理監控設備,麻醉誘導、麻醉維持,以及最後的麻醉甦醒,並且整個過程密切的監控以及隨時調整。
現代麻醉從100多年前,只有打了一針這麼簡單或是用乙醚來麻醉,並且依據醫生的經驗,去”看”去”把脈”,或者是用聽診器去”聽”,來了解動物的生理狀態,一邊看還有沒有呼吸,一邊看還有沒有心跳,這樣進行麻醉和外科手術。
到了現在,麻醉是由經驗豐富的專職麻醉醫師,詳盡計畫與評估,透過先進麻醉 仔細施行,藉由高端醫療儀器來嚴密監控,讓風險降到最低。
曾有人問我,做了這麼多東西,就一定不會問題嗎?
我的答案是:沒有人能夠保證,但是如果因此什麼都不做,而忽視某些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問題,那麼,就是把麻醉當作一場賭博。
醫學不是賭博
。
有一位同行的獸醫師說過一段話:麻醉,是動物最接近死亡的醫療行為,能做得更好,為什麼不做?
情境對話:
(喵?! 只用聽的真的夠嗎?)
首頁
診療服務
認識杜瑪
寵物健康
與杜瑪聯絡
杜瑪佈告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