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三部曲-潮濕篇

圖片來源: 杜瑪 – 多多

第三章 潮濕

台灣尤其是夏天很潮濕又悶熱,對狗狗貓貓是很不舒服的環境,而悶熱午後的西北雨雖然可以讓溫度下降一點但是一不注意狗狗或是貓貓很容易疏忽而淋到雨,這時候毛髮處理就很重要了,如果放著不管很容易產生臭味,再來可能因為淋與產生皮膚病,免疫力也不好時最糟糕的是淋雨後的重病,那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1. 悶熱。悶熱的天氣需要通風,因為動物排汗功能不像人類全身都可以排,牠的汗線只集中在腳掌,所已通風根充分的給水很重要,而且皮膚若沒有良好的通風也很容易產生異味。

 

2. 如何維持通風涼爽的環境? 其實室內可以幫牠開電風扇,窗戶打開就可以讓室內通風,但是要注意經常清理風扇,不然會越吹越熱喔!

 

3. 潮濕的時候更需要喝水,用尿把體內的熱量帶出來,所以夏天潮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家裡寶貝有沒有足夠的飲水,而別忘記乾淨的飲水器更是避免食物中毒的重要因子喔!

 

4. 需要剪毛?! 有些狗狗或是貓貓是屬於長毛的品種或是過胖體質,其實不好散熱,如果牠的生活環境無法保持良好的通風,那可以考慮將身體上的毛修短或是剪掉,這樣會提升生活品質,但是就要注意少了毛皮之後在冷氣房就必須要有毛毯或是毛巾避免體溫過低。當然,剪毛需要專業的寵物美容師來代勞,避免狗狗貓貓受傷。

 

5. 開冷氣需要嗎? 在台灣室內開冷氣有時候是免不了的,而狗狗貓貓也喜歡吹冷氣,但是要注意因為動物對溫度的快速調整不像人類,而需要一段緩衝時間,不要馬上從冷氣房帶到室外太陽底下。

 

6. 淋雨後怎麼辦? 淋雨之後最好可以幫動物洗個澡,原因是現在台灣的雨都過酸,滴在皮膚上會造成健康皮膚的正常菌叢生長,如果又因為毛髮過長,水氣悶在毛層中會讓細菌過度的生長,造成不好的味道產生,以及刺激皮脂腺過度分泌而有油脂味道,更甚者因為皮膚會癢,動物會去抓癢,將皮膚抓破,流出的組織液就會使細菌生長更旺盛造成細菌性皮膚炎或是黴菌生長,毛髮就會大量受損掉落。最好的方法還是在淋到雨後幫寵物洗個澡,當然吹乾是一定要的啦!